|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陸媒:特朗普"殺得興起",歐洲想"刀下搶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特朗普(专题)政府大幅削減對研究機構的支持,並威脅要凍結對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等美國高校的聯邦資助之際,歐洲領導人正向美國的研究人員提供財政幫助,希望借此從他們所稱的這一“巨大失策”中獲益。


據《紐約(专题)時報》當地時間5月5日報道,法國政府和歐盟當天在巴黎索邦大學舉辦了一場名為“為科學選擇歐洲”(Choose Europe for Science)的活動,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發言的字裡行間不斷批評美國政府對科研人員的打壓做法,法國此前已計劃接納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削減資金的政策而離開美國的科學家,馬克龍為此宣布將投入1.13億美元專項資金。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宣布了一筆價值約5.66億美元的投資,力求在未來兩年內“讓歐洲成為吸引研究人員的磁石”,她雖未直接點名美國,但也認為當前世界“質疑基礎性、自由開放研究”的學術環境,“真是大錯特錯”。


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對科學的攻擊和對大學的威脅,是舉辦這次活動的主要推動力,來自歐洲各地的政府部長和著名研究人員參加了這次會議。對於歐洲而言,美國越來越被視為戰略對手,而向美國研究人員和科學家敞開大門,則被視為是對這一挑戰的長期回應。

“幾年前,沒有人能想象,世界上一個偉大的‘民主國家’會以項目中出現‘多樣性’一詞為借口,取消研究項目。”馬克龍當天提及美國取消研究人員簽證的做法時還稱,對於一個“經濟如此依賴科學自由”的國家而言,犯下這種錯誤“簡直難以想象”。

紐約時報》稱,馬克龍在這場活動上向科學家傳遞的信息是:“如果你熱愛‘自由’,就來幫助我們保持‘自由’。”報道提到,法國此前已經了宣布了一項吸引美國科研人員的項目。

法新社今年3月9日曾獲悉消息稱,法國官員正在敦促本國研究機構考慮接納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削減資金的政策而離開美國的科學家。自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其政府削減了聯邦研究經費,並試圖解雇數百名從事衛生和氣候研究的聯邦工作人員。

“許多知名的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質疑他們在美國的未來。”法國教育部屬下主管高等教育和研究事務的部長菲利普·巴蒂斯特(Philippe Baptiste)在給該國各機構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們自然希望歡迎其中一定數量的人。”


法國承諾將為高校及科研機構提供最高50%的國際人才引進資金,特別覆蓋受特朗普政府打壓的氣候研究、低碳能源等領域學者。不過,具體資助細則直至當地時間5月5日才正式公布——馬克龍宣布,法國政府將為此計劃投入1.13億美元專項資金。

馮德萊恩則在會議上宣布,將投資5億歐元(約合5.66億美元),力求在未來兩年內“讓歐洲成為吸引研究人員的磁石”。她表示,雖然這筆資金與美國高校面臨的數十億削減相比並不算多,但這是在支持基因組測序、mRNA疫苗等科技突破的“地平線歐洲”計劃的基礎之上追加投入的,這一國際科研項目預算達1050億美元。

馮德萊恩雖未直接點名美國,但明確批評了當前“質疑基礎性、自由開放研究”的全球環境。“真是大錯特錯!”她強調道。


報道稱,在歐洲,人們普遍認為,特朗普攻擊科學和學術界的做法,使得美國放棄了對“自由、言論自由和民主”的傳統支持,這對歐洲大陸而言既是壓力,但也是機遇。將頂尖科學人才吸引到充滿活力且獨立自主的高校,正被視為歐洲“重新武裝”為獨立力量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長遠來看,歐盟委員會計劃將針對遷往歐洲的研究人員的資助增加一倍,並將“科研自由”寫入一項名為《歐洲研究區法》(European research Area Act)的法律中。馮德萊恩稱:“首要任務是確保歐洲的科學保持‘開放和自由’,這是我們的名片。”

此前,當特朗普政府以削減開支成本為由,在頂尖美國研究機構裁撤崗位並凍結科研撥款時,歐洲就已拉響了警報。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Alan M. Garber)所說的——美國政府攻擊多元化項目,試圖幹涉高校“招生聘用權限及研究領域自主權”,更令歐洲學界震驚。

哈佛大學已就22億美元聯邦資金遭凍結對特朗普政府提起訴訟,而特朗普上周更揚言要取消該校的免稅資格。美國政府還裁撤了多個頂尖科研機構的職員,包括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國家科學基金會、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以及全球最大生物醫學研究資助機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與此同時,部分聯邦機構已從其官網和資助申請材料中刪除了被特朗普政府視為敏感的字眼,其中“氣候科學”、“多樣性”以及“性別”等術語均被列入禁忌詞匯清單。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5 秒